

党史学习教育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领导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东北抗联的产生、发展和斗争历程,是一部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史诗。东北抗联在敌强我弱、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周旋苦斗,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抗联在更加艰苦的情况下,从1931年局部抗战开始到1945年全 面抗战胜利,苦苦坚守了十四年。在华南地区,有三支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珠江纵队和琼崖纵队,共同坚持了华南的抗日战争,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
针对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在三个半月中,八路军集中了大部分主力,发动了对日军交通线的破袭战,由于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兵力约27万人,因此被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第 一 阶段以重 点破坏正太铁路为主要任务,共经过20天的战斗。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军军事力量的差距,不仅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寡,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
按照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10月25日,冶金四〇五队采取集中观看与自行观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第2期《伟大建党精神》党课。大家从主讲老师一个个生动的党史小故事和一张张珍贵的史实照片中,学习和继承老一辈党员“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汲...
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后,中 国 共 产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以星火燎原之势开辟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本期节目将为您讲述游击战中的敌后抗战。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中 国 共 产 党主动请缨,积极抗 日。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是日本全 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 面抗战的起点。值此国仇家恨之际,中 国 共 产 党发表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并主动请缨,积极抗 日。那么由中 国 共 产 党领导的红军,是如何走上抗 日前线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 介 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 介 石。在中共中央及同志的主导下,*** 终以蒋 介 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合 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935年,对我党来说是一个转折之年。这一年的一月,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领导地位,实现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重大转折。这一年年底的12月,在陕北的一个普通窑洞里,一次决定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会议正在紧张进行,就是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的革命开始了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就是瓦窑堡会议。那么瓦窑堡会议是在什么形势下召开的,联合抗日的政治策略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中共党史专家,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 民 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红军四渡赤水,粉碎了蒋 介 石等******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商量对策,陕甘支队先行北上,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
1933年9月,在经历了前四次“围剿”失败之后,国 民 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没有能够粉碎敌人的“围剿”。1934年4月,广昌失守,整个中央苏区的北大门门户洞开,国 民 党官兵蜂拥而入,此时中国红军的处境愈发艰难,党中央被迫转移出中央苏区、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